吸煙有害健康。本站含有煙草內容,18歲以下人士請勿光顧。
國家局網站“組織活動有陣地,菜籽社區建起了黨員活動場所。”
“發展產業促增收,菜籽社區食用菌種植覆蓋17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余元。”
……
近年來,因土地貧瘠、山高坡陡等因素制約,被確定為黔西南州165個貧困村之一的菜子村,以抓黨建促脫貧,從無到有,由貧到富,昔日窮鄉村正在“變身”美麗社區。
“陣地”建設干群心連心
“以前家里有啥事都不愿意找村里,活動室不成樣子,現在,大伙有事沒事就往活動室跑,了解黨的最新政策......”三月的晴隆縣蓮城街道菜籽社區,花香撲鼻,村民柳朝亮幸福地說“村里這兩年變化最快。”
而這一些變化,和菜籽社區的“第一書記”常國強有關。
“我們單位幫扶菜籽社區90萬元建立了黨員活動場所。”常國強是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貴陽卷煙廠的,2016年,按照組織安排,選派到晴隆縣蓮城街道菜籽社區擔任“第一書記”。
原來,初到菜籽社區的常國強,看到黨員活動場所狹小雜亂,同時“兩委班子”各執己見,人人爭當貧困戶、要低保。“這樣松散的基層隊伍,咋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都是走過場了,省里來的人,在我們這些山溝溝呆不長,我敢打賭!”常國強說,剛到村里開展工作,大伙對他議論紛紛。
就連菜籽社區的社區干部,對常國強能不能留下來心里也沒底。“反正之前社區也有干部來,但都沒為村里辦幾件像樣的事兒。”菜籽社區副主任易洪仁說。
白白胖胖,矮矮個頭,一口貴陽話,被村民“定性”的常國強到菜籽社區后,用實際行動改變了大伙對自己的看法。
社區活動室建起來后,常國強定期給黨員們上黨課,和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座談,聽民意。“以前我很少在家,也沒機會參加黨組織生活,現在,通過常書記給我們上黨課,我真正明白了‘黨員’兩個字的重量。”黨員邱祖昌如是說。
常國強表示,“陣地”建起來了,下一步,菜籽社區以活動室為載體,定期開展群眾會,收集民情民意,加強思想合力,干群一心把菜籽社區建設好。
“試種”產業越做越大
“我家流轉有2畝土地給合作社,每畝一年500元,我還在合作社務工,一年有近20000元的工資。”盧正書是菜籽社區的貧困戶,說起村里這幾年的變化,他有說不完的話。
原來,在產業發展上,菜籽社區通過入戶調查,多次試驗,2016年開始,試種食用菌。
“剛開始我們試種的只有2000多個菌包,效果不錯,食用菌適合在我們這里發展。”菜籽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枝凱說,在短、平、快、穩上,菜籽社區瞄準了有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的食用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枝凱介紹,經過多次的走訪調研,與群眾共商產業發展計劃,經過反復磋商,最后形成了發展食用菌的共識。立說立行,菜籽社區協調晴隆縣農業局技術員到社區舉辦栽培食用菌技術培訓班。
培訓班結束后部分村民雖然有興趣,但還是有很多顧忌,不愿意也不敢嘗試。
“我當時也參加了食用菌技術培訓,但是我們這邊沒有人做過呀,害怕種不成功,不僅賠了本,還會被笑話。”對發展食用菌的顧慮,村民劉祖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為打消群眾的顧慮,由李枝凱、邱祖昌等黨員成立了晴隆縣首個食用菌合作社“好花紅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帶頭栽培食用菌作示范。“目前,合作社擴展為晴隆縣深山食用菌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現已栽培出土姬松茸、竹蓀等食用菌。”李枝凱介紹,僅2018年,菜籽社區共建設食用菌生產大棚100個,覆蓋貧困戶175戶,戶均增收6000余元。
據介紹,在產業發展中,菜籽社區充分發揮黨員隊伍先鋒模范作用,實施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的“雙培工程”,鼓勵和支持農牧民黨員領辦創辦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發展特色產業、農畜產品電子商務。
“樁樁件件”暖人心
“50棟的立面改造工程、150盞路燈安裝、文化廣場……”菜籽社區以黨建促村建,在幫扶單位和駐村干部的幫助下,為群眾辦了一樁樁一件件大事好事。
菜籽社區原黨支部書記楊光才老人欣慰地說,菜籽小學物資匱乏,孩子們閱讀、活動少,“第一書記”常國強了解后,立即聯系“娘家”為菜籽小學、江滿教學點的學生送來大批物資,包括體育器材、文具、書包、故事書、玩具等。同時,還捐贈菜籽小學10萬元資金,用于菜籽小學校園文化的打造以及貧困戶學生的校服和改善教學設備。
據介紹,近年來,菜籽社區共爭取到多個發展項目、申請協調資金1100余萬元,分別用于菜籽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235萬元),產業扶貧(34萬元)教育幫扶(13萬元)和正在謀劃的項目(800萬元)。
如今的菜籽社區,煥發著光彩,煥發著活力,群眾的臉上笑開得像花兒。
村情檔案:
晴隆縣蓮城街道菜籽社區(2016年10月以前叫菜籽村)國土面積1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10畝,林地面積5080畝、荒山荒坡面積2347.3畝。轄1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742戶325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5戶541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預計收入為5600元,貧困發生率13.88%。產業發展落后、集體觀念淡薄、農民收入單一等是菜籽社區的主要貧困原因。